[1] |
杜海萌, 王浩宇, 荆培培, 高平磊, 杨洪建, 戴其根. 江苏省有机水稻生产现状调研[J]. 中国稻米, 2022, 28(3): 84-87. |
[2] |
朱友理, 何东兵, 邱晓红, 朱凤. 病虫草危害对稻米品质的影响[J]. 中国稻米, 2021, 27(6): 115-118. |
[3] |
牟静怡, 郭诗梦, 翟文举, 王术, 贾宝艳, 黄元财, 王岩, 王韵, 周婵婵. 移栽密度对北方稻鸭种养模式不同类型粳稻产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[J]. 中国稻米, 2021, 27(5): 129-133. |
[4] |
韦刚, 吴文革, 周永进, 郑兆阳, 许有尊, 孔令聪. 江淮稻-麦周年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及其效果[J]. 中国稻米, 2021, 27(3): 73-77. |
[5] |
王文青1,庄黎萍2,刘益2,王小虎1,赵品恒1,王强3. 优良食味水稻品种南粳46稻鸭共作模式初探[J]. 中国稻米, 2018, 24(5): 98-102. |
[6] |
马盾1,王奉斌1,张燕红1,袁杰1*,赵志强1,贾春平1,曹伟2. 北疆水稻病虫草害防治药剂用量的调查与分析[J]. 中国稻米, 2018, 24(4): 102-104. |
[7] |
姚义1,谢成林1*,陆佩玲1,王汝利1,李锦霞2. 扬州市稻田高效种养模式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[J]. 中国稻米, 2017, 23(5): 28-31. |
[8] |
刘百龙1,赵世坚2, 陆燕3,钟月英4,毕晓磊4,韦善富1*. 大面积稻鸭共育种养技术[J]. 中国稻米, 2017, 23(3): 85-87. |
[9] |
王坚纲1,许德美1,周燕1,董桂春2*. 稻鸭共作有机稻生产中几个关键问题的技术探讨[J]. 中国稻米, 2016, 22(1): 65-67. |
[10] |
王显,刘俊,肖跃成. 稻鸭共作一次性基施缓释肥效果初探[J]. 中国稻米, 2013, 19(3): 69-70. |
[11] |
吴金书;贺长征;刘冬平;赵伯康;邹国民;周铭成 . 机插秧模式在稻鸭共作中的应用与推广[J]. 中国稻米, 2011, 17(2): 51-53. |
[12] |
周华光;梁文勇;刘桂良;许燎原;吴降星;郑许松;徐红星. 稻鸭共育对超级稻田稻飞虱控制和蜘蛛种群数量的影响[J]. 中国稻米, 2009, 15(4): 24-25. |
[13] |
黄世文[;];王玲[];黄雯雯[;];刘连盟[] . 水稻重要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核心技术[J]. 中国稻米, 2009, 15(2): 55-56. |
[14] |
沈晓昆[];岸田芳朗[];戴网成[];王强盛[];谢桐洲[]. 零日龄放鸭在稻鸭共作上的应用[J]. 中国稻米, 2007, 13(6): 60-61. |
[15] |
蒋祖明[];史粉袢[];蒋红刚[];唐来春[];沈新莲[];刁粉保[]. 水稻机插稻鸭共作精确定量施肥技术研究[J]. 中国稻米, 2007, 13(4): 67-70. |